星期五, 4月 07, 2006

電影節的神聖氛圍


終於可以全情投入今年的國際電影節。過去數年,喜歡上電影(其實一向都喜歡,只是沒有餘錢看),對電影的觀感也改變了,不再單以「文以載道」的標準來衡量或評價。雖然對一些港產片、某類型(嘩眾取寵)及某些電影人仍然不喜歡,也開始嘗試用電影手法、文化涵義及主觀感覺去「看」電影。

過去少時全情投入電影世界內,即不覺得自己在看戲的,即代入戲中的感覺仍然嚮往。受著理性思維的影響,現今已很難回復過去那種「無知」(innocent)的狀態了。這猶如亞當夏娃吃了分辨善惡樹的果子後,便不能再赤身露體一樣。有時,無知是快樂的。

這兩年讀文化研究,及早前看書,都令我對電影的改觀。也因著上課關係,只能在電影節中挑幾齣和同學一起看。今年,終於可以盡情,想看就訂票,毋需顧慮上課及交功課了。

好友A告訴我每年的電影節是朝聖,與一大班素未謀面,但同樣酷愛電影的影痴一起同場看戲,非睇碟或平常看電影可以比擬。這是一種群體身分的構成。每年的朝聖活動也是一項重要的宗教禮儀,由排隊購票(現在可以上網訂購),排隊進場,場內燈光漸暗,銀幕的帘子徐徐張開,院方宣告,宣傳片,到每一齣戲的片頭字幕……直至銀幕上打出最後一行字,著燈,觀眾拍掌,環顧四周,尋找陌生及熟悉、似曾相識的面孔,都告訴你,參加電影節不只純粹看戲,你是參與一項群體性的活動,甚至是宗教的儀式。

電影節作為一種宗教活動/儀式,很重要的一種元素是「臨在」(presence)。首先是自我的臨在,若你自己不在場,你也不能體會和參與這項儀式,更加體會不了其他人的臨在。其他人的臨在是構成群體的必要條件。與認識或不認識,與素昧生平或似曾相識的人一起看電影,參與禮祭,是期待「神聖的臨在」(divine presence),是一種集體的神聖氛圍(divine milieu/aura)。當同場的一群人同情共感於某一齣電影,或向某位演員、導演、大師致敬(不是請客食飯的俾面派對),彼此便形成了一種大於自我欣賞的個人經驗。彼此的個人經驗與其他人一同同情共感,體會到一種精神(spirit),甚至是出神(ecstasy)或寧靜(bliss)。

這種神聖的臨在,即使如經常舉行的宗教崇拜也未必出現。所以有人會投入不了教會的崇拜,就是缺乏了那一種的經驗。
電影節的魅力,除了是難得的機會看非主流的電影外,可算是這種朝拜(pilgrimage)和神聖的氛圍的體現了。

3 則留言:

Eric Spanner 說...

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剛連結了這篇:

http://www.hkifflink.net/2006/05/09/628/

如不想被連,煩請告知。謝謝。

mad dog 說...

nice passage. i am one of these pilgrims since 1992. :)

小島 說...

To Eric Spanner: Thanks.

To mad dog: I just become a pilgrim this yea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