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12月 14, 2006

影評作業一則--<情獄>(L' Enfer, Hell)


情獄(L’Enfer, Hell)

鵲巢鳩占的隱喻
《情獄》是奇斯洛夫斯基(Krzysztof Kieslowski)生前與編劇拍擋派斯域茲(Krzysztof Piesiewicz)合作寫成的天堂、地獄、煉獄三部曲系列之二,第一部曲已於2002年由Tom Tykwer拍成《疾走天堂》,第二部則由《無人地帶》導演丹尼斯坦奴域(Danis Tanovic)執導。
影片開首是以鵲巢鳩占作引子,配以節奏緊張懸疑的音樂,預示斑鳩在鵲巢下了的蛋,將如何趕絕原來的兩只蛋。斑鳩比喜鵲早孵化,雛鳩出生後本能地要推掉巢中其餘未孵化的蛋。一只蛋掉落了,還剩下一只。可是本能的衝動只是一種蠻勁,雛鳩竟然失了重心掉了下來。看著雛鳩無情地趕盡殺絕,此時牠自己的報應實在大快人心。觀眾都會為剩下的一只蛋舒一口氣。
其後也出現了一個令人不解的片段,作為全片的伏線:一個女人拖著一個女孩,從戶外一路走進室內,再開門進入一個房間。剛好看到一個中年男人的正面和一個赤裸上身的男孩背面,房中二人都轉過頭來望著那兩母女,女孩的眼睛隨即被母親掩著。跟著那個男人便從監獄中出來。這場面要到影片後期才揭示原委。
那男人剛釋放,在監獄的門外聽到雛鳩的叫聲,正是惻隱之心人皆有之,便將雛鳩放回巢中。未幾,另一只蛋便墮落在石頭上,令觀眾的心頭一碎。這個開場是否想引導觀眾的情緒?是否預示著即將出現的,同樣令人不安和扎心?

情與獄
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三個十年不見的姊妹,因為一個神秘電話再聯絡起來。自從二姊姊蘇菲(Emmanuelle Beart)結婚後,三人從未見面。大姊莎蓮(Karin Viard)是一名單純善良的女子,經常探望癱瘓的母親(Carole Bouquet),又為隔鄰的老太婆買報紙。她卻沒法安睡,除非在火車上,才可假寐。那名神秘男子要找的是她。


二姊蘇菲與丈夫育有一對子女,但婚姻生活逐漸變得有名無實,丈夫不忠令她精神大受困擾,甚至歇斯底里。她不單跟蹤丈夫至幽會的酒店,更趁丈夫離去時潛入房中,倚著酣睡中的情敵臉龐,嗅一嗅丈夫留下的氣味。


幼妹安莉(Marie Gillain)還是個大學生,卻戀上了她的教授,也是好友的父親,更懷了身孕。可惜的是,那教授並不想和她長相廝守,並處處迴避她。他甚至在必須出席她的口試時,藉帶領考察團缺席。安莉的題目關於古希臘的Medea神話。Medea因為抵受不了丈夫離開她,而在丈夫面前殺死了自己的子女,作為報復。這隨即令人想起她的姊姊蘇菲。鏡頭也轉移至她和兩名子女在戶外玩耍,遇上驟雨,躲在修道院門前的簷篷下。當蘇仰望門上的宗教雕刻,彷彿在感情的風風雨雨中找到心靈的慰藉,便將幽暗的房子粉飾光明,脫離對她來說是地獄的生活。

妹妹的Medea神話故事幸好沒有發生在蘇菲身上。但帶團的教授卻因車禍身亡。悲傷的安莉往他家?,想和好友互相安慰,卻給她揭發這段不倫之戀,更被趕走。
莎蓮的感情生活一片空白,神祕男子出現,好像是愛情的預兆。在短暫的第一次相遇,他沒有道明來意,卻令她忖度,內心忐忑不安,朝夕盼望再遇。她朝思暮想的情感其實遠在天邊、近在眼前。每次在火車上見她在酣睡的稽查,早已對她暗生情愫,只待表白的一刻。那一刻卻發現她身旁多了兩名女子,正是她的姊妹。因為早前的神祕男子正式向她表白了,正是解開片首的一個謎團。
那神祕男子正是當天在父親面前赤裸的男生。他其實早已鍾情這位老師,那天是他主動找老師的,卻給她們撞過正著。原先這種事不用宣揚,但揭發這事的母親卻向警方告發,又不讓他與女兒見面。悲劇正正發生在父親出獄的那天,因憤怒和各不相讓,令父親錯手打傷母親。他更誤以為她死了,畏罪自殺,母親結果終身癱瘓。這是家破人亡的原因,也解開她們分離不見的因由。大家都不想記起這一段悲劇的發生,但悲劇卻延續至下一代。蘇菲和他丈夫也發生類似的暴力場面,只是她沒有母親般狠。當三姊妹一同探望母親,告訴她當年的真相,母親卻說從不為所做過的事後悔。冷酷之情令人不寒而慄。
一切的謎都像解開了。父親入獄,家破人亡,姊妹分離。三姊妹的遭遇雖不能說都是因那一件事而起,她們的命運無疑受其左右。假若當時母親沒有告發父親,她們的命運相信會很不一樣。而母親執迷不悔,便成為了本片留下的一個未解之謎。

命運與巧合
本片的情節鋪陳帶有懸疑的味道,特別是開場男童赤身露體的一幕,神祕男子的出現,令觀眾想尋找答案。但整部電影想表達的,其實是借三姊妹道出情愛的命運與巧合。神祕男子無疑是揭開三姊妹互不往來的關鍵,但在表達情愛的困境如蘇菲和安妮,又和這名神祕男子沒有關係。至於莎蓮,所表現的是一種對愛情的含蓄期盼、默默等待,一方面捉錯用神,另一方面近在咫尺的機緣又擦身而過。命運與巧合,令莎蓮至終與愛情緣慳一面。因此片首營造的氣氛顯得有點過火了,或是弄巧成拙。


三姊妹的三段愛情經歷,呈現當今不同的愛情關係,婚內的感情退卻,婚外的偷情和師生戀,未婚懷孕,單身女性對情感的渴望,妻子對丈夫的情感依戀。因著三姊妹的個性,各人對每段感情都有不同的處理。莎蓮的默默等待和安妮的痴纏正是兩極的表現,蘇菲對丈夫的執迷,卻令她痛不欲生。假若莎蓮有安妮的主動,如她助人的熱誠,她會否找到愛情?安妮若非死纏教授,會否避免悲劇?蘇菲若灑脫一點,會否減輕婚姻破裂的傷痛?看過奇斯洛夫斯基的《十誡》,很容易聯想起其中對命運和巧合的處理,給你留下許多思索的空間。當《情獄》中教授講課談及命運與巧合,相信是導演借機要說的話。
因著三姊妹的情愛經驗,蘇菲最終離開丈夫,安妮所愛的教授身亡,莎蓮發覺神祕男子原來是同志,火車稽查員也似乎與她無緣,似乎都告訴觀眾,愛情人人都渴望,卻抓不住。這是命運還是巧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