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5月 11, 2006

迷失在阿姆斯特丹



除了博物館,阿姆斯特丹另一特色是運河和兩旁的房屋。我抵步沒多久,便發覺荷蘭房子的窗戶特別大。問過一個荷蘭人,她承認荷蘭人酷愛陽光,尤其在夏季日長夜短,要盡量享受陽光。冬天的日子,日短夜長,上下班時都是披星帶月,難得看見陽光。她更告訴我數十年前,窗戶要按大小抽稅。若是真的話,可見陽光是何等的重要。曾在晚上踱步街上,天空還映照著晚霞,從窗櫺往內看,許多人家都不點燈,似乎想盡享餘「霞」。

日間在遊客充斥的阿市,四處都是販賣紀念品的商店。其實,最沒有特色的,正正是販賣富當地特色的紀念品商店。許多的紀念品根本與現今當地人的生活脫了節。在荷蘭買一雙木屐,好像在中國或香港買長衫,穿的人少之又少。紀念品只是給遊客的裝飾,或讓他告訴親友曾到此一遊。我想最反映荷蘭的,還是正在打歐洲國家杯的荷蘭球隊的橙色球衣、毛巾、太陽眼鏡等,總之橙色就代表荷蘭。所以連無線電話網絡商Orange,應是荷蘭品牌。

我徒步稍離中央火車站和水霸廣場,想找地圖上的一處地點,沿著運河走,橫過大小街道。在陽光充沛的日子,沿河路上的樹蔭,給我不少的好處:明媚風光又不怕日照。一邊聽著mp3,一邊哼著歌詞,完全的脫離處境(out of context)。例如在正午時分卻聽著優客李林的<認錯>「一個人走在傍晚七點的台北city,等著心痛就像黑夜一樣的來臨...」情景的脫節和錯配,卻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當mp3重頭播放,已是另一時間和場景,聽著歌曲,不其然讓我想起剛才某段歌詞的感覺,那時在某一條街的景物。歌曲不一定只指表達歌者的情感和指涉歌詞的景象,也扣連著聽眾的情景,這究竟是歌曲和情景相融還是記憶錯配(dislocation of memories),很值得探究的。當然,在異地聽著原居地的音樂,是想告訴自己的身分,或讓在異地的生活的自己一解鄉愁。不難想像為什麼華僑或香港移民總想看香港的電視節目及電影。

阿姆斯特丹的運河,以中央火車站為中心,像同心圓的波紋擴散開去,沿著運河的街道微微彎曲,沒有縱橫交錯的棋盤式街道容易定位。自問頗具方向感,也曉得看地圖的我,好幾次走錯了方向,認錯街道,甚至與想去的地方南轅北轍。但沿途欣賞運河和建築,踏在凹凸不平石板街,聽著不相干的歌曲,我已感心滿意足,哪管身處哪條街。只告訴自己,只管體味這?的風情。走累了,在河旁的樹蔭下,露天茶座讓你可細意欣賞恬靜的運河。一名黑人在街上彈著低音大提琴,齷齪的外表,衣衫襤褸,不損他幽怨的聲線。當然,一俟唱罷,也豪不客氣的要你打賞打賞。

迷失在阿姆斯特丹運河兩岸,我復悠然。

沒有留言: